元大金控集團深耕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作為,績效有目共睹,今年更獲金管會邀請加入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,肩負起「領頭大雁」的責任,引領國內企業共同成長...閱讀全文
台灣第一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競賽「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(FinTech Taipei Awards 2022)」於10月28日揭曉得獎結果,首屆舉辦共有99家機構參與、162件遞件角逐「技術創新獎」、「商模創新獎」、「共創典範獎」、「金融科技投資獎」...閱讀全文
國立金門大學與東宜資訊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,未來雙方將在合作夥伴關係下,進行產業實習與職場體驗、人員交流互訪、人才培育,以及促進地方就業和產業升級...閱讀全文
零售業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產業,而發展以來也歷經了三次變革,最近一次的革新則是利用各種資通訊方法,強化消費者體驗及銷售端管理,進而激發出智慧零售的發展方向。何謂智慧零售?就是運用網際網路及物聯網的技術,去偵測消費習慣、預測消費趨勢,進而...閱讀全文
2018年台北國際安全博覽會,東宜資訊特別在「智慧零售主題館」,運用人臉辨識系統,整合大數據分析,提供完整的智慧零售最佳解決方案...閱讀全文
過去一般民眾對銀行多存在嚴肅、呆板等刻板印象;但近年銀行已針對其「門面」、意即與客戶直接接觸的分行,積極推動數位化、科技化改造,開創更便利、貼心的客戶體驗,明顯跳脫傳統分行格局。譬如彰化銀行,即是在數位銀行發展上...閱讀全文
用數位轉型風潮日熾,隨著O2O、全通路及新零售浪潮席捲,令傳統零售業者承受莫大壓力;要想趨吉避凶,似乎僅有兩個選擇,一是自力自強發展數位事業,另一是成為數位經濟生態圈的一環。著眼於此,長期耕耘零售市場的東宜資訊,近年積極佈局智慧零售解決方案...閱讀全文
現今數位轉型已蔚為顯學,影響範圍擴及所有產業領域,使工業4.0、金融3.0、FinTech、新零售、O2O...等等眾多新題材相繼崛起,順勢帶動企業IT的轉型升級需求。儘管從現今角度來看,科技應用風潮確實創新多變,不乏帶有以人為本的軟性訴求,但回顧20多年前,IT仍是一門艱澀深奧的學問,許多企業才正開始推動e化,多數人駕馭科技的能力,絕對不像今日如此之高。...閱讀全文
長久以來,如何管理企業內部的資訊設備就是一項嚴峻的挑戰,特別是在管理的鬆緊度上面,既要確保內部系統與企業架構的安全穩定,又要提供最大的使用彈性避免影響員工業務,在在都考驗著IT管理人員的智慧...閱讀全文
隨著線上商店的數量越來越多,與既有的大型線上商店版圖持續擴張,消費者開始逐漸習慣在線上購物。因此,對於實體零售店家來說,不僅要面對來自其他線下商店的競爭,還要面臨來自線上商店的業務侵蝕,再加上實施一例一休可能造成的影響,這些實體零售店家對於營運成本的控管,勢必得非常謹慎...閱讀全文
2017年3月8日,第22届中国(上海)零售博览会、上海国际商业设施及店铺产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。RetailNext携手东宜资讯将一款为零售业量身打造的黑科技Aurora正式亮相...閱讀全文
RetailNext在全世界豐富的實戰經驗中,曾協助美國知名百貨業者,有效評比各樓層商店營運狀況,找出櫃位之間的關聯性,並調整租賃策略,同時協助其他店家,根據人流數據調整商品擺設和人員配置,不只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及庫存成本,更藉由偵測員工顧客互動狀況,改善並提升顧客滿意度...閱讀全文
門市櫃檯的高低可能影響客人舒適度;購物動線規劃的好壞,則是和購物體驗連動,直接影響提袋率;而門口的櫥窗擺設,又應該多久換一次呢?經營實體店,要注意的細節,恐怕一點都不比電商少,但這可能也意味著,實體店其實還有很多變化和成長的空間...閱讀全文
耕台灣資訊科技領域二十六年且專精於軟硬體解決方案的東宜資訊,與美國實體零售物聯網解決方案領導品牌RetailNext結盟,聯手推出零售解決方案,透過新一代感測器Aurora及物聯網分析平台,協助業者提升店面8%-10%營業額...閱讀全文
近年網路購物和行動商務的興盛改變了消費者購物習慣,面臨消費者主導權增強的零售市場,實體店面如何優化顧客購物體驗,已成為迎戰零售4.0革命最重要的關鍵...閱讀全文
百貨櫃位在不同位置有不同價格,賣場動線設計也會影響客人流動,有業者從美國引進零售大數據分析器材,裝設在實體店面天花板,就能透過錄影功能與人臉辨識記錄客層、流量、購買率,並分析大數據,做為店家設計櫃位動線、人力配置的依據...閱讀全文
元大金控攜手供應商建構永續供應鏈 推廣綠色企業文化
元大金控集團深耕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作為,績效有目共睹,今年更獲金管會邀請加入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,肩負起「領頭大雁」的責任,引領國內企業共同成長...閱讀全文
全台首屆國家級金融科技競賽,商模創新獎競爭最激烈、保險科技領域大放異彩
台灣第一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競賽「2022台北金融科技獎(FinTech Taipei Awards 2022)」於10月28日揭曉得獎結果,首屆舉辦共有99家機構參與、162件遞件角逐「技術創新獎」、「商模創新獎」、「共創典範獎」、「金融科技投資獎」...閱讀全文
金大與東宜資訊合作交流 落實學子在地深耕發展
國立金門大學與東宜資訊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,未來雙方將在合作夥伴關係下,進行產業實習與職場體驗、人員交流互訪、人才培育,以及促進地方就業和產業升級...閱讀全文
訪客不等於顧客 零售業可靠網路基礎設備證實銷售力
零售業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產業,而發展以來也歷經了三次變革,最近一次的革新則是利用各種資通訊方法,強化消費者體驗及銷售端管理,進而激發出智慧零售的發展方向。何謂智慧零售?就是運用網際網路及物聯網的技術,去偵測消費習慣、預測消費趨勢,進而...閱讀全文
運用人臉辨識 整合大數據分析 前進新零售
2018年台北國際安全博覽會,東宜資訊特別在「智慧零售主題館」,運用人臉辨識系統,整合大數據分析,提供完整的智慧零售最佳解決方案...閱讀全文
彰銀偕同東宜資訊建構數位分行 實現關鍵一哩路
過去一般民眾對銀行多存在嚴肅、呆板等刻板印象;但近年銀行已針對其「門面」、意即與客戶直接接觸的分行,積極推動數位化、科技化改造,開創更便利、貼心的客戶體驗,明顯跳脫傳統分行格局。譬如彰化銀行,即是在數位銀行發展上...閱讀全文
東宜資訊力拓智慧零售拼圖 助零售商因應數位浪潮
用數位轉型風潮日熾,隨著O2O、全通路及新零售浪潮席捲,令傳統零售業者承受莫大壓力;要想趨吉避凶,似乎僅有兩個選擇,一是自力自強發展數位事業,另一是成為數位經濟生態圈的一環。著眼於此,長期耕耘零售市場的東宜資訊,近年積極佈局智慧零售解決方案...閱讀全文
東宜資訊「互聯網大數據時代 商業模式與時俱變」
現今數位轉型已蔚為顯學,影響範圍擴及所有產業領域,使工業4.0、金融3.0、FinTech、新零售、O2O...等等眾多新題材相繼崛起,順勢帶動企業IT的轉型升級需求。儘管從現今角度來看,科技應用風潮確實創新多變,不乏帶有以人為本的軟性訴求,但回顧20多年前,IT仍是一門艱澀深奧的學問,許多企業才正開始推動e化,多數人駕馭科技的能力,絕對不像今日如此之高。...閱讀全文
以高可視性與管理能力奠定自動化的基礎
長久以來,如何管理企業內部的資訊設備就是一項嚴峻的挑戰,特別是在管理的鬆緊度上面,既要確保內部系統與企業架構的安全穩定,又要提供最大的使用彈性避免影響員工業務,在在都考驗著IT管理人員的智慧...閱讀全文
數據分析改善實體零售績效 品牌服飾提升3成業績
隨著線上商店的數量越來越多,與既有的大型線上商店版圖持續擴張,消費者開始逐漸習慣在線上購物。因此,對於實體零售店家來說,不僅要面對來自其他線下商店的競爭,還要面臨來自線上商店的業務侵蝕,再加上實施一例一休可能造成的影響,這些實體零售店家對於營運成本的控管,勢必得非常謹慎...閱讀全文
RetailNext携手东宜资讯助力店铺产业展览会再创新零售未来
2017年3月8日,第22届中国(上海)零售博览会、上海国际商业设施及店铺产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。RetailNext携手东宜资讯将一款为零售业量身打造的黑科技Aurora正式亮相...閱讀全文
協助客戶改善商場配置及行銷策略 營業額再創新高
RetailNext在全世界豐富的實戰經驗中,曾協助美國知名百貨業者,有效評比各樓層商店營運狀況,找出櫃位之間的關聯性,並調整租賃策略,同時協助其他店家,根據人流數據調整商品擺設和人員配置,不只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及庫存成本,更藉由偵測員工顧客互動狀況,改善並提升顧客滿意度...閱讀全文
美國零售大數據廠商RetailNext:零售業要轉型,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玩
門市櫃檯的高低可能影響客人舒適度;購物動線規劃的好壞,則是和購物體驗連動,直接影響提袋率;而門口的櫥窗擺設,又應該多久換一次呢?經營實體店,要注意的細節,恐怕一點都不比電商少,但這可能也意味著,實體店其實還有很多變化和成長的空間...閱讀全文
東宜資訊結盟RetailNext 零售解決方案正式在台上線
耕台灣資訊科技領域二十六年且專精於軟硬體解決方案的東宜資訊,與美國實體零售物聯網解決方案領導品牌RetailNext結盟,聯手推出零售解決方案,透過新一代感測器Aurora及物聯網分析平台,協助業者提升店面8%-10%營業額...閱讀全文
引領大中華實體店面業者聯手打造全通路零售 掌握大數據抓住消費心 客製化方案輕鬆建置
近年網路購物和行動商務的興盛改變了消費者購物習慣,面臨消費者主導權增強的零售市場,實體店面如何優化顧客購物體驗,已成為迎戰零售4.0革命最重要的關鍵...閱讀全文
賣場、百貨櫃位怎麼擺 機器來計算
百貨櫃位在不同位置有不同價格,賣場動線設計也會影響客人流動,有業者從美國引進零售大數據分析器材,裝設在實體店面天花板,就能透過錄影功能與人臉辨識記錄客層、流量、購買率,並分析大數據,做為店家設計櫃位動線、人力配置的依據...閱讀全文